首頁 > 新聞 > 深度報道 > 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造新時代四川高等教育區域開放發展新標桿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-09-10 09:16:18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宜賓日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9S_UT}UTG}O([%3@~LGL[2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俯瞰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。宜賓日報記者 曾朗 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于一座城市而言,科技和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,對增強發展新動能、提高經濟質量效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年10月,在市第五次黨代會上,一個立足破解我市科教發展短板,著眼未來長遠發展的重要部署提出—— “打造科教強市,建設宜賓大學城和科技創新城”,曾經是宜賓發展短板的科教,亦在“雙城”推進的雄勁跫音中逐漸成為引領川南科教的后發優勢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年4月,宜賓市與省教育廳簽署《建設四川省深化產教融合創新試驗區備忘錄》。8月,省教育工委、教育廳黨組印發《關于支持宜賓市建設學教研產城一體化試驗區的實施方案》,決定支持宜賓作為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建設“學教研產城一體化試驗區”(以下簡稱“試驗區”),成為新時代四川高等教育區域開放發展新標桿。這標志著全省唯一的試驗區正式落地,宜賓在深入貫徹落實“城市圍繞大學建、產業依托教育興”理念和“科教興市”發展戰略,推進大學城和科技創新城(以下簡稱“雙城”)建設,全力打造科技、教育、產業、城市融合式發展示范市的探索實踐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規劃引領 高校招引成果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眸往昔,全市高等教育發展與全市人口規模、經濟規模極不相稱,科技和教育發展相對滯后曾一度成為制約宜賓發展的短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,我市堅持規劃引領,按照“立足宜賓、服務川南、借力成渝、輻射滇黔”的定位和“城市圍繞大學建、產業依托教育興”的“產學研港城”融合發展思路,在宜賓高新區高起點規劃36平方公里(首期12平方公里)的大學城和科技創新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緊扣智能制造、汽車、軌道交通等“8+2”產業發展,全市上下火力全開,集中力量招引高校,高起點設置優勢學科,高水平設定教學標準,目前已與18所高校簽署合作協議,其中15所簽署了項目落地協議,在宜建成辦學的高校已有四川大學宜賓園區、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宜賓分院、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、西華大學宜賓校區、宜賓學院、宜賓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,在校大學生由2016年的2.5萬人增加到現在的5.7萬人,實現翻番。同時,緊扣“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”定位,積極融入“一帶一路”,打造南亞、東南亞和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留學生基地,我市留學生人數由零突破到600余人,居全省第2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年底至2020年,宜賓學院臨港校區、成都理工大學產業技術學院、成都工業學院宜賓園區、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宜賓校區、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宜賓校區將陸續建成招生,屆時在宜辦學高校將達10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彩推薦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